鼎足而立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鼎;古代烹煮用的炊具;多为圆形;三足两耳。像鼎那样三只脚并立。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;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。
出处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淮阴侯列传》:“莫若两利而俱存之,三分天下,鼎足而居。”
例子三国时期,魏、蜀、吴各据一方,鼎足而立。
基础信息
拼音dǐng zú ér lì
注音ㄉ一ㄥˇ ㄗㄨˊ ㄦˊ ㄌ一ˋ
感情鼎足而立是中性词。
用法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谜语三国时代
近义词三足鼎立、分庭抗礼、鼎足而三、相持不下
反义词定于一尊、合而为一、归于一统
英语stand like the legs of a tripod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躲躲闪闪(意思解释)
- 直言贾祸(意思解释)
- 素昧平生(意思解释)
- 痛定思痛(意思解释)
- 清清楚楚(意思解释)
- 处实效功(意思解释)
- 香销玉沉(意思解释)
- 爱才如渴(意思解释)
- 牝鸡司晨(意思解释)
- 下临无地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有目共睹(意思解释)
- 爱则加诸膝,恶则坠诸渊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兵戎相见(意思解释)
- 古里古怪(意思解释)
- 春寒料峭(意思解释)
- 形影相随(意思解释)
- 迷离惝恍(意思解释)
- 足不出门(意思解释)
- 薪尽火灭(意思解释)
- 苟合取容(意思解释)
- 举目无亲(意思解释)
- 望尘靡及(意思解释)
- 土生土长(意思解释)
- 五花八门(意思解释)
- 饿殍满道(意思解释)
- 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(意思解释)
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及时应令 |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。 |
长江后浪推前浪 |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。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。 |
山雨欲来风满楼 |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。 |
大包大揽 | 把事情、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。 |
秣马厉兵 | 磨好兵器,喂好马。形容准备战斗。 |
坏法乱纪 | 破坏法制和纪律。 |
铁面无私 | 形容公正严明;不讲情面。铁面:比喻刚直无私。 |
贫贱不能移 | 不会因生活贫困,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。 |
沤沫槿艳 | 沤:水泡;槿:木槿。晶莹的水泡,艳丽的槿花。比喻短暂的幻象或易消失的事物。 |
一哄而起 | 喧闹;起哄。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。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。 |
惊鸿艳影 | 惊鸿:轻捷飞起的鸿雁。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。多就远望而言。 |
各行各业 |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。 |
分门别类 | 门:类;别:区别。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。 |
一窍不通 | 窍:洞;这里指心窍。一窍都不是贯通的。比喻什么都不懂;闭塞、愚钝。 |
凤协鸾和 | 形容夫妻和睦,感情融洽。 |
切树倒根 | 比喻彻底。 |
空腹高心 |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。形容并无真才实学。 |
臭名昭著 | 名:名声;昭著:显著;明显。坏名声谁都知道。 |
性命攸关 | 攸:所。形容事关重大,非常紧要 |
精明强干 | 精细聪明;善于办事。也作“精明能干”。 |
光怪陆离 | 光怪:奇异的光彩;陆离:色彩繁杂。形容奇形怪状;五颜六色。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。 |
横拖倒扯 | 犹横拖倒拽。 |
踵趾相接 | 谓脚迹相连。形容人数众多,接连不断。 |
破釜沉舟 | 釜:古代的一种锅;舟:船。砸碎锅子;凿沉船只。比喻战斗到底。 |
拔毛连茹 | 比喻互相推荐,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。 |
井中视星 | 从井里看天上的星星。比喻眼光短浅,见识狭隘。 |
丹书铁契 | 丹书:用朱砂写字;铁契:用铁制的凭证。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。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,故名。 |
息迹静处 | 息:止息;迹:行迹,脚印;处:处所。要想不见行迹,只有自己静止不动。引申为要想人不知,除非己莫为。 |